眼睛里藏着的未来 ——我馆与城中小学共同开展“童眼看南通,美好在身边”活动

发布时间: 2020-07-30 访问次数:

博物馆,是城市的往事、历史的曾经,也在展现着不断演进的当下。

1.jpg   

7月26日,南通市城中小学一(8)班的小朋友们,走进珠算博物馆,在“童眼看南通,美好在身边”的文化体验活动中触碰民族血脉,对话广袤文明,一眼千年,徜徉珠海。

 

双手与历史“对话”

在这个超短暑假,42个小朋友做足功课、协调时间、克服困难,带着期待和好奇,整整齐齐地走进了珠算博物馆。在沉浸式展览和互动提问中,小朋友们领略了珠算的发展历程、算盘的类型以及算盘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内涵。当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捧起1800多年前的“游珠算板”,专注地用青珠、白珠摆出相应的数字,仿佛跨越时空,古人的生活就在身边。历史不只在教科书和电视剧里,也不囿于专家学者的著作中,它正以鲜活、有趣、生动的方式闪烁在孩子们的眼睛里,灵动于孩子们的手指间。

 

 

拨小算珠,看大世界

在当下这个因为搜索引擎和网络讯息,而让得来如此容易的时代,如何让孩子们能铭记传统文化?学有所悟,做才能有所得,在算珠的上下翻飞间真正亲近珠算文化。 
   以渐进、循序的学习节奏,以“不愤不启,不悱不发”的教育理念,在引导孩子们观看“珠珠”动画片和《挑战不可能》的选手视频后,用有限的空间为孩子们展示出世界的无限可能,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。用小棒的加减演示、卡通动物的数量增减,帮助孩子们建立从小棒到计数器再到算盘的逐步抽象的过程。课堂氛围轻松灵动,一次次高高举起的小手们让“珠算”这项人类非遗不再遥远,而就在我们身边。

 

 

把传统文化带回家

在亲子体验环节,在用小颗粒积木搭建算盘模型的体验中,孩子们更加清楚地记住了算盘的结构、上珠下珠的区别。在组装过程中,体会到了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的智慧。现场亲子互动,配合默契,一把把色彩斑斓的算盘,一张张满足自豪的笑脸,涌动着珠算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。 

 
“华夏文化五千年,
小小算盘永流传,
珠算文化精神大,
走进世界千万家。”


    在稚嫩童声的吟诵涵泳中,传承,不再是放在展柜里,而是走到了现实生活中,和当下结合,成为新的文化遗产,成就新的美好。感受珠算魅力,传承珠算文化,从博物馆开始,打开历史的一扇门,谦卑走进去,自豪走出来,多元的文化力量和丰富的内容让孩子们得到了精神上的富养。